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
    五行学说不仅是一种宇宙观,而且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。五行的"五",指的就是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元素,或曰五气;"行"则意味着运动、轮回、作用。要而言之,五元素的作用、循环均属于五行,朝、昼、夕、夜,一年的春、夏、秋、冬的四季变化,都是属于这个五行之中。古人把五行学说纳入预测学的范畴,以全息系统的观点,来观察、解释自然现象和人事,并依据自己的理论体系,综合推衍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细节。
1、五行之间的关系:
(1)、相生: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生木
(2)、相克:木克土、土克水、水克火、火克金、金克木
(3)、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,是物质或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。如果没有五行的生克关系,事物便没有发展、也没有退化,逐渐走入消亡。
2、五行的类属表
五行
天干
地支
五味
五常
五脏
五事
五时
五方
五色
兑乾
庚辛
申酉
西
震巽
甲乙
寅卯
壬癸
子亥
丙丁
巳午
坤艮
戊己
辰戍
四季
中央
3、天干、地支 合称"干支"
(1)、天干十个,地支十二个
(2)、天干为:甲乙木、丙丁火、戊己土、庚辛金、壬癸水
(3)、地支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戍、亥
(4)、天干地支的阴阳划分法:按顺序划分,奇位为阳,偶位为阴。如甲为阳木,乙为阴木;丙为阳火,丁为阴火;子为阳水,亥为阴水;寅为阳木,卯为阴木等
(5)、天干与地支一对一的相互配合,其最小公倍数为60,即从天干的第一位甲与地支的第一位子相组合,为甲子,一直到癸亥,共60组干支,为我们平时所说的"六拾花甲"。古人以一组干支来代表一年,共可计60年,然后,又从甲子至癸亥一轮新的开始,以至于无穷无尽。